「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最傑出參與學校

中學 天主教培聖中學 拔萃女書院 五育中學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 福建中學 五旬節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小學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 民生書院小學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獻主會小學 鳳溪創新小學 秀明小學 東華三院港九電器商聯會小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全港總決賽得獎者

初小組全港總冠軍學校名稱 : 鳳溪創新小學 得獎同學 : 劉卓容 負責老師 : 葉玉玲全港總亞軍學校名稱 : 港大同學會小學 得獎同學 : 鄒雨澄 負責老師 : 曾嘉裕全港總季軍學校名稱 :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得獎同學 : 陳希攸 負責老師 : 林詩娜中小組全港總冠軍學校名稱 :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得獎同學 : 熊美淇 負責老師 : 余麗華全港總亞軍學校名稱 : 鳳溪創新小學 得獎同學 : 陳 揚 負責老師 : 葉玉玲全港總季軍學校名稱 :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得獎同學 : 鄧卓悅 負責老師 : 郭育茹高小組全港總冠軍學校名稱 : 獻主會小學 得獎同學 : 張佳鈺 負責老師…

全港總決賽得獎名單

「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已完滿結束,恭喜各初賽及決賽得獎的同學,所有獎盃、證書及書券將於10月31日或之前速遞到各位所屬的學校,衷心感謝各位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支持及參與。 初小組 冠軍 初小組_11 鳳溪創新小學 劉卓容 亞軍 初小組_06 港大同學會小學 鄒雨澄 季軍 初小組_15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陳希攸   中小組 冠軍 中小組_05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熊美淇 亞軍 中小組_15 鳳溪創新小學 陳揚 季軍 中小組_08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鄧卓悅   高小組 冠軍 高小組_13 獻主會小學 張佳鈺 亞軍 高小組_14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 許子洋 季軍高小組_11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陳旻禧   初中組 冠軍 初中組_09 聖保羅男女中學 林雨齊 亞軍 初中組_15 拔萃女書院 羅睿 季軍 初中組_02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周伊涓…

初賽得獎名單及全港總決賽名單

「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初賽得獎名單及全港總決賽名單 各位參賽者/家長/老師: 感謝各位同學、老師及家長的大力支持,參加「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港島區、九龍區及新界區的分區初賽成績在現場三位評判的評分,並經大會的多番核對後,現公初賽獲獎名單、全港總決賽的名單,及「最傑出參與學校」,這是計算每所參賽學校之所有組別的所有參賽同學的初賽評分總和,當中最高分之十所小學及十所中學,詳情可於下載區下載「2020 初賽得獎名單_全港總決賽名單編組安排(2020.09.14)」檔案。 請各位初賽分區冠/亞/季軍,並順利晉身全港總決賽的同學注意:「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將如期在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舉行,但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展,全港總決賽有可能改為以實時網上會議形式透過遠端會議軟件Zoom進行,有關詳細安排,待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審批核準後,預期可在本周未或下周初公布。對不能同時公布全港總決賽安排以致的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再次感謝各位參加「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並恭喜獲得獎的每位同學。 祝各位身體健康,同學們學業進步,! 莫鴻煒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賽事籌備委員會主席

“雲端”上普通話演講比賽

轉貼自「大公報」> 藝文 > 大公圓 > 柳絮纷飞\“云端”上普通话演讲比赛\小 冰 世態變幻何其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幾個月恍若隔世。學校少了師生身影,教學不用教室,大大小小的活動或停擺,或延期,或搬到網上。今年的“全港普通話演講比賽”與時俱進,在網絡平台遙距進行。 這是新事物,打開電腦,參賽者與評判看似近在咫尺卻各居其所,可以遠在天邊,也可以近在隔壁,已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比賽模式了。賽前組委會和統籌老師未雨綢繆,盡量設想比賽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還組織了一場賽前模擬演練,找來兩個學生試鏡,音量、清晰度、背景等。演練很管用,有的問題解決在萌芽中。 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演講者在臥室、飯廳或客廳,背景是牆壁、沙發、門窗或電視櫃,穿著是休閒服而不是學生裝加黑皮鞋,沒有觀眾,最多有親人在旁邊假扮觀眾,學生們真不容易。評判老師們倒是正襟危坐,有的還化了淡妝,用了本屆賽事的首頁畫面做虛擬背景,醒目的背景給賽事注入了些許現場感。 有一個穿T恤、短褲、打赤腳的男孩,他的講題是“責任”。講他有一次和朋友踢足球,不小心把球踢到人家的窗戶,打碎了玻璃,事件引發他對責任和擔當的思考。男孩講得極其投入,論據、論點、論證清晰明確,內容乾淨利落,觸動了我的情緒,儘管他略帶口音,我還是給了不錯的分數,後來發現兩位同事的評分也不錯。 觀看屏幕就評出了冠亞季軍,說起來真是富有效率。朋友問我,是傳統的模式好還是在網上進行好,我說當然是傳統的好。當你看見參賽者笑瞇瞇地上場,活靈活現地站在你面前,對你笑,給你講故事時,那種享受無疑是另一個檔次。演講原本是講者與觀眾的一次互動,當雙方的目光相碰撞時,化學反應似的產生共鳴,傳情達意,實現心靈的溝通,從而引發觀眾對論點產生思考。 我說傳統模式好,還因為傳統比賽不僅為講者提供練膽的機會,還可能使他即興發揮,越戰越猛,達到最佳境界;就教學而言,易於觀眾學習,啟示更直觀,接受更直接,記憶更深刻,比較屏幕上的一閃而過,現場學習的效果不打折扣。 由香港教育局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資助的“全港普通話演講比賽”,今年是第二十二個年頭了,“香港音樂朗誦節”和“全港普通話演講比賽”是香港中小學每年的兩件大事。同事們都感到,香港人的普通話水平提升得飛快,比賽從內容到語音到技巧,水準在不斷拔高的同時,我們的評審標準也在隨之提升。 比賽沒有因疫情的爆發而斷層,網絡平台在特殊時期的功勞,這是一例。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x《知識》雜誌2020 – 2021 學年訂閱計劃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X《知識》雜誌 2020-21 學年訂閱計劃 新一學年已經準備開始,相信家長們都會為莘莘學子選擇各類課外讀物。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與《知識》雜誌誠意推介,為學生提供最有營養的閱讀內容。 《知識》創刊於2009年,雜誌主力幫助學生學習中華文化,補充課外知識,擴寬國際視野,以及介紹香港校園、青少年勵志成長故事等。雜誌集歷史、文化、藝術、科技、資優教育、寫作於一身,為學生提供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的優秀文章。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與《知識》雜誌在推廣中華文化和普通話工作目標一致。在 2020-21 學年,《知識》雜誌將持續關注報道“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及結果,與對獲獎者共同分享學習心得及演講技巧。為回饋各位家長、同學的支持及認可,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與《知識》特別推出港幣$150元/年的優惠訂閱計劃,並特設文具套裝贈送予經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推介的訂戶。 盼望您支持,一起閱讀《知識》,漲知識,樂成長。 特此致函,訂閱單見電郵附件。 聯繫人:袁小姐,2897 7200, 傳真:2897 9690, Email: up.knowledge.school@gmail.com, 地址:香港上環德輔道中287號長達大廈16樓E室《知識》雜誌編輯部。 敬頌 均安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知識》雜誌 謹啟 2020年7月 莫鴻煒 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籌備委員會主席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報名表

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 重要通告

活動延期「初賽通知書」及「2020初賽名單及編組安排」 2020年7月14日 各位參賽者/家長/老師: 感謝各位參賽者參與「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比賽。因為疫情反覆,故分區初賽將延期並改為以實時網上會議形式透過遠端會議軟件Zoom進行。分區初賽的比賽規則及評分準則維持不變。關於活動的最新日期及詳細安排,現可於下載區下載「2020初賽通知書」及「2020初賽名單及編組安排」,並請細閱文件內容。 莫鴻煒 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籌備委員會主席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田小琳教授介紹

引用李迅先生的發言稿 田教授1952年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名校北京師大女附中,1958年高中畢業後,再創輝煌,以驕人的成績考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中文系,專修漢語文學專業,全面系統地學習了漢語言專業的幾十門課程,順利通過答辯。1963年畢業後,再考取山東大學古代漢語專業研究生,對古漢語專業所涉及的層面進行了全面、系統性的研究與學習,為今後的語言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漢語理論基礎。 1966年研究生畢業後,她先在福州師範學校任教,後調回北京參加北京市和全國教材的編寫,成為中語室副主任,並被評為副編審和副研究員。 田教授1985年移居香港,創辦了文化教育出版社,任董事長兼總編輯,增進了內地和香港出版業的交流。 1986開始,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東亞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任教。共教授有關中文類科目十餘種。又為香港公開大學碩士課程編寫多種語言學教材。 2000年在香港嶺南大學全職任教,成為教授、主任和文學及翻譯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 其它職務還包括: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及多所知名大學之客座教授。並兼任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等專業學會的理事、副主席。還擔任《世界漢語教學》《咬文嚼字》等雜誌的編委,香港普通話研習社顧問,各種職務不勝枚舉。 更編著出版了大學《現代漢語》教材及多種普通話教學類專著《香港語言生活研究論集》《香港社區詞詞典》《語法和教學語法》《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文集》等等。 田小琳教授 學術成就與社會貢獻 余京輝 堅實的學術基礎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選修漢語言專業師從王力、高名凱、袁家驊、岑麒祥、周祖謨、朱德熙、林濤等語言學大家林濤先生:“我和小琳相識已近半個世紀,50年代她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時勤奮努力,好學深思,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3年考取山東大學古代漢語專業研究生師從殷孟倫、殷煥先、蔣維崧教授多彩的工作經歷● 1970年,分配到福州師範學校任教 ● 1973年,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編寫組中語編輯室工作 ● 197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 副編審、副研究員 ● 1985年,移居香港,從事出版、教學、研究及其他商務經營工作 ● 任教香港大學語文研習所、中文系、教育學院,測試中心 ● 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 擔任嶺南大學測試中心主任 ● 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 ● 陝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 上海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 西北大學客座教授豐碩的研究成果● 個人著作 ●《語言與語言教學》 ●《修辭知識》 ●《語法和教學語法》 ●《語法和左鄰右舍》 ●《語文教學》 ●《香港中文教學和普通話教學論集》 ●《現代漢語教學與研究》 ●《香港社區詞詞典》 ●《田小琳語言學論文集》 ●《田小琳語言生活研究論集》 與人合著 ●《現代漢語》 ●《句群》 ●《中學語文教學通論》 ●《語文基礎知識問答》 ●《現代漢語(香港版)》 主編(並兼作者)、審定、顧問 ●《語法邏輯修辭教學論集》…

田小琳中國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暨生日會

田小琳中國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暨生日會 我們熱愛國家,傳承她的文化,在推廣中國語文及普通話的活動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這項事業中,田小琳教授是香港傑出的代表人物,是當下中文教學與研究的大家。正值田教授在香港從教35年的日子,我們舉辦學術研討會,以表達我們對田教授的敬意,並推動香港中文學習和普通話推廣。 主辦機構香港樹仁大學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 協辦機構 香港教育大學研討聯誼會研討會嘉賓香港教育大學中文糸主任施仲謀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主任黄君良博士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余彬女士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理事會主席冼錦維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戴洪芳校長論文發佈主講香港中文大學余京輝先生 論文「田小琳教授學術成就與社會貢獻」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梁衛春女士 論文「無言的教師–淺談《現代漢語學習詞典》」 香港普通話硏習社老師李迅先生 論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典範」 香港教育大學李黃萍博士 論文「學術創新啟迪後學